他本科期间发表SCI论文四篇,总影响因子高达22.443,申请专利三项,目前已获得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欧洲伊拉莫斯联合硕士项目SERP+(巴黎第十一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葡萄牙波尔图大学、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法国N+I工程师项目(法国国立高等化工学校ENSIC、国立高等化学技术工艺工程师学校ENSIACET)等录取通知,他就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5级应用化学专业韩挺。
醉心科学研究,三年磨一剑
从一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他深深的被这个从实验中得到真理的科学而吸引,为他着迷。从高中时期的参加各种化学竞赛到大学选专业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化学。大一刚入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一场蒯龙同学做的报告,本科生就可以发表SCI科研论文,这为他的大学生涯提供了新的方向。就这样他成为班级第一个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埋头专研、潜心研究,一晃三年,坚持到如今。
他依稀记得刚进入实验室,和王广凤老师面谈的时候老师给了他两篇文献,让他一周后汇报。面对这十几页包含生僻化学专业词汇的全英文文献,韩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化压力为动力,焚膏油以继晷,汇报的那天,他自信的表现和密密麻麻的记录本,获得了王老师的认可,成为王老师实验室的一员。作为大一新生,很多实验设备和仪器都是陌生无比,为了掌握实验技能,他从零开始,主动向前辈学习。阅读英文文献资料,是进行化学研究的基础,但专业词汇看不懂,不会用,使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也曾一度想放弃这条道路,但是骨子里的倔强还是告诉他,因为他是韩挺,所以一定要挺住!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付出总会有回报。在2017年他成功申请到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实验研究项目,并围绕“纳米材料的合成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开展了独立的研究工作,在王老师的倾力指导下,经过三年努力,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Microchimica
Acta(影响因子:5.706)和J. Mater. Chem. B
(影响因子:4.776)上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以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分别在Analyst(影响因子:3.864)和ACS Appl. Mat.
Interfaces(影响因子:8.079)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总影响因子高达22.443,成功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他用三年的时间在实验室打磨“科研之剑”,在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驰骋科研赛场,竞技展风采
实践出真知,韩挺一直坚持不做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他对自己也有更高的要求。他积极的参加各项科研竞赛,在与其他佼佼者的竞技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完善自己的科研成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路走来,他也在赛场上不断成长,不断突破。2018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校科技创新奖;同年4月,获第七届本科生科研论文大赛三等奖;
6月,获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师范大学金奖(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8月,获第四届安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安徽省教育厅);9月,斩获中国(国际)传感器大赛三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协会);10月,获第十四届安徽师范大学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科研处);11月,获第七届芜湖市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2/1972)(芜湖市知识产权专利局);
12月,获安徽师范大学第五届“行知杯”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2019年4月,获安徽师范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次次磨练,一次次蜕变,韩挺驰骋竞技赛场,用实力和信心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注重全面发展,追梦再起航
韩挺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辅修经济学作为其第二专业,通过雅思(IELTS)剑桥商务英语(BEC)等多项语言测试,经过高强度的训练与学习,韩挺现在已经能够无障碍得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此外,他热心志愿服务活动,荣获了2017年“
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员”等称号。韩挺全面的综合素质也获得了多所名校的认可,目前已获得美国北德克萨斯全额奖学金博士、欧洲伊拉莫斯联合硕士SERP+(巴黎第十一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葡萄牙波尔图大学、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法国N+I工程师项目(法国国立高等化工学校ENSIC、国立高等化学技术工艺工程师学ENSIACET)等多份录取通知。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韩挺已经整装待发,等待再次起航!
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面对挫折,也曾有过气馁,但更重要的是收拾好心情面对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面对成功,也曾有过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清楚地知道这些不足以停下奋斗的脚步。所以他会一直努力,一直坚持,与信念作伴,与梦想同行。
这就是韩挺,一个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的筑梦者,一个有着清晰未来规划的未来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