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务处 本科教学督导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5月20日上午,伴随着朗朗书声,花津校区2070501教室迎来了校本科教学示范观摩课的第七讲,校级“教学名师”储泰松教授登台讲授《古代汉语Ⅱ》的“诗律”。校本科教学督导团、学院领导、学院督导组以及近二十名中青年教师到现场观摩了此次示范课。

储泰松教授以《红楼梦》的经典片段“香菱学诗”为例,在请学生朗读的同时,用红字凸显出与诗歌创作和欣赏相关的关键词句,如“起承转合”“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主题。在正式讲解近体诗格律之前,他从宏观上对汉语诗体的发展进行了扼要梳理,且用图表清晰呈现,使学生对古体诗和近体诗有全面直观的认识,同时对诗经、骚体、古诗、乐府诗、律诗和绝句等不同类型的汉族诗有了更为深入具体的了解。
在比对古体诗的基础上,储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近体诗不能是长篇巨制的原因,结合经典唐诗《过故人庄》等进行了实例分析,详细解释了其严格的押韵特点。在分析近体诗平仄句式的过程中,他以汉语平仄相间的表达习惯为基础,板书推导出双音节平仄搭配只能切分出四种平仄搭配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继而结合平仄句式搭配的诗作,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其中规律。

储泰松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将难教难懂的古汉语转化成当代学生易于接受的生动知识,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以严谨谦和的大家风范循循善诱,融合实例与理论,在分析中引发学生共鸣,坚定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课后,校院督导团及听课教师代表对本次示范课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储泰松教授突出的教学能力与卓越的教学水平,所呈现的诗词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集合,对激发大学生热爱汉语,自觉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据悉,多年来以储泰松教授领衔的“古代汉语”教学团队不断打磨课堂教学,在文字、音韵和训诂中,与学生品读经典,细读文献,将“绝学”发扬光大。“古代汉语”课程先后荣获安徽省精品课程和省级教学示范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