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多媒体技术滥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发布日期:2012-11-26  浏览次数:  编辑:刘桂云(2012-11-27)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使用的广度也在不断扩张,并且还有被一再强化的趋势。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对于其它学科的情况不敢妄议,而就中学语文课或大学文学课教学看,多媒体技术的超量运用是否真的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问题似乎值得讨论。

 一、阻碍师生间的交流对话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解放”。教师只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轻点鼠标,便可完成传统教学中较为繁复的板书书写、定理阐释等过程,可以说是“省时省力”。但这种方便,有时却是以有碍于师生间的交流为代价的。

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教育方式,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单向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传输中国语言文化的过程。语文课堂也是教师展现人格魅力,学生培养阅读、写作、欣赏甚至逻辑判断等能力的重要舞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体态语的运用、声调的变换等,不仅可以起到渲染、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就学生而言,优秀语文教师的授课过程,应当是一种欣赏的过程:既有对优美文章的欣赏,又有对教师优秀教学艺术的欣赏。而这种教学艺术,应当是包含有恰如其分的体态动作、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述等内容的。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喜爱。

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往往会将教师局限在一狭小的区域内。为了操作上的方便,教师的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都需要在电脑边度过,甚至是手不离鼠标键盘、眼不离显示器。这就使得教师的肢体语言显得僵硬呆板,教师情感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也有碍于学生情绪的调动,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既定性”。课件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完成,其中涉及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都是靠教师的经验和想象预先设置的,课堂上课件也很难灵活变动。但是,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全身心的投入讲解,往往会激发灵感,对授课内容会有新的更为精彩的阐释。而学生就某一问题所进行的探讨质疑,也并非完全可以在教师的预先设定之中,这就需要教师的灵活掌控、随机应变。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教师善于处理,就会使这些不确定因素转化成为课堂上的“亮点”。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也可以互相增进了解,互相提高,师生间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知音”的教学境界。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既定性”使得教师需要完全按照事先设定的教学流程来开展教学活动,任何事先未经设定的打断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教学活动的断续支离。因而有些教师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便亦步亦趋地紧随课件,不敢越雷池一步,放弃了自己于灵心妙语中所得到的新的教学感受,对学生的突然提问也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原本双向的沟通交流活动,就成为了单调的单向灌输过程。

     二、学生难以真正领略语文的美

  语文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文学课程,并不等同于“扫盲”教育,不是学生学会了字词、掌握了语法就达到了目的。任何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应该承担起人格培养、文化传承、美感教育的重担。而这些重担的挑起,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领悟相结合。这往往是多媒体课件所不能完成的。

     比如,中国的古典诗词是讲究“意象”的。而这种“意象”,并不完全等同于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象”,“意象”的背后往往还隐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感体验。这才是诗歌中最重要的部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景象,虽然可以用课件化为古人的写意画展示出来,但诗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更多是用语言手段调动人的想象,如果忽略从语言乃至音韵节奏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通过领会和欣赏进入其情境之中,而只单纯地以图片去置换诗歌,只怕会削弱了原作的美。更何况学生又如何从中去感受“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哀愁呢?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单靠“星空”、“仰望”等图片的课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温总理阐释诗外之意是:"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只有将这层意思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生动的表述,才能为学生所领会,并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育需要所学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情感来对作品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转化,这样才能真正与所学内容形成共鸣,也才能真正的进入文学世界。课件演示是相当固定化的。本身抽象、可供阅读者展开无限想象的世界被课件制作者通过文字、图画、视频等方式具象化,明明白白的展示在了学生面前,从而剥夺了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想象中的文学图景的权利。再加上课件的展示往往有速度快、容量大等特点,在仓促的内容变换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思考的机会,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来,文学的美便被破坏、被消解,而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它的魅力。

     三、喧宾夺主,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课件教学,应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在有些学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流,甚至出现了每节课都必用多媒体的泛滥之势。

诚然,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良,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都能够在课件中很好的结合运用。学生在这样的课件面前,很容易被吸引,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但需要注意的是,引起学生注意的,究竟是课件的内容,还是课件的形式?只怕后者起了重要作用。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有时只是课件中好玩的动画、好看的视频与好听的音乐。他们由于感到新鲜而变得异常兴奋活跃,至于课件承载的内容,即知识点究竟是什么,往往不是学生所关心的。在众多事物的刺激下,学生虽然可以保持长久的兴奋状态,但其注意力却是分散的;而教师也退居到了次要地位,其主导性被机器所代替,教师所要做的,只是保证课件可以顺畅的展示。这种喧宾夺主的行为,看似精彩热闹,但并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学生感受最多的,也许只是"好玩"而已。

另一方面,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课件的制作变得日益简单。只需要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搜索,便可以轻松下载到自己所需要的课件,这使得某些教师养成了疏于备课的慵懒习惯。只需要上网操作一番,以往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

才能备好的课,在十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第二天在课堂上只要进行简单的课件操作就行了。备课过程应当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在认真备课的同时,教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疑惑,从而可以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去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也就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进步。但上述简便的备课方式无疑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教师不愿再去踏踏实实的读书、查资料,只要“复制”“粘贴”或“下载”即可。这样一来,不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出现退步的情况。

    课堂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使教学活动走向新的成功。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使用,但必须结合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些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有些学校过分强调和推行课件,甚至有“唯课件论”倾向,其间利弊得失如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作者:余恕诚  黄皓峰)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