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构建“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2-12-17  浏览次数:  编辑:汪文文(2012-12-17)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汪继耀 高先树 程盛杲  时间:2012-12-0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样一条路,不同的高校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可以有不同的走法,更有不同的效果。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特点来看,浙江省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集聚成为产业集群,以块状经济特色著称,现如今已从块状经济加速提升到现代产业集群。如浙江省杭州制造装备产业群、宁波服装产业群、温州低压电器产业群、台州医化产业群等。产业集群汇集了各行业产业的职业教育要素,这为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优质资源。立足于整合这些优质资源,我们提出并探索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校园工作站)、产业集群人才中心为一体,多个院校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中的多个企业为两翼进行校企合作,形成多个院校与多个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和由“政府主导、校园工作站牵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促使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市场、校园工作站和产业集群中的人才交流中心的资源积聚和配置。鉴于“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起点高、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在合作中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集群、不同专业群的具体特点,来满足产业集群企业对各类、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校园工作站在校企合作中的龙头作用,在校园工作站内建立以学科(专业)群人才培养基地。其基本思路为:根据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特点,结合生物医药专业群及产业群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全面协调管理各层次学生在产业集群中企业进行的生产顶岗实习和就岗就业。在实践中,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切入点,依托校园工作站、区域经济圈中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平台,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校园工作站和区域经济圈内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医药产业集群企业和有设置医药相关专业院校为两翼。目前,参与临海医化产业园“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平台的院校代表有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海宁卫生学校等4所院校,参与的企业代表有华海药业、东邦药业等25家生物医药成员单位。校园工作站区域经济圈中的人才交流中心结合产业发展状态,全面协调学生生产顶岗实习和就岗就业期间的管理,形成了生产顶岗实习和就岗就业的长效机制。通过“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实现了有组织的分散和有条件的集中管理,实现了生产顶岗实习和就岗就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学生能选择专业相对口的生产顶岗实习岗位及成功就业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瞄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业态,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科(专业)结构更加适应浙江省经济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基本建成了适应浙江省经济社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开拓创新、奋力攻坚,不断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立实习实训技能培训中心。利用校园工作站及辖区内院校教学资源优势,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中心,建立服务企业职工终身学习的平台。工作站辖区内院校成为产业集群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非学历教学班、技术培训班等,为来自产业集群企业的职工提供再教育、再培训、再提高服务。为实践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加校内实践基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2个,省合格校内实训基地7个,图书馆新增面积5000平方米,新增上架图书15.7万册,使校内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校外,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学校新增校外实习基地33家,长期提供实习岗位的实习单位已达140多家,已与临海市人才交流中心等3个中心共建“人才培养、人才就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共为生物医药及相关行业输送毕业生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的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资源保障,推进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实现了校企合作双羸。

  建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浙江省生物医药经济发展迅猛,医药工商企业的产值、销售量、利润额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医药行业科技含量高,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口大,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校园工作站及辖区内院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点,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产业集群企业的联系,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工程技术研发项目,运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校在区域经济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产业集群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学校与浙江日出化工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平台,探索“科研+实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定位为行业和高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用以科研为导向的合作模式,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和新工艺研究提供技术服务。

  以政府为主导平台,解决人才就业“瓶颈制约”。政府职能部门为一体,院校、企业为两翼合作模式,使各方了解国家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动态和产业发展趋势,学生的培养纳入产业集群人才资源计划中,使人才培养更具有计划性。政府职能部门可运用产业集群资源统筹,来为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产业集群信息并进行分析、咨询。院校负责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侧重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产业集群的企业主要负责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和学生的生产顶岗实习、实训的工作,并每年定期组织校企联谊会,院校方面听取企业对学生在生产顶岗实习期间中所发现的不足和改正意见,企业方面参与指导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制定、修订的工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核心之一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会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否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逐步不断完善。截至2011年12月底,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有注册企业1500余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10万余个岗位。其中,有典型生物医药近500余家注册企业,每年提供岗位需求近1万余个,已成为浙江省高校集聚和人才积聚资源地,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驱动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校园工作站充分运用了其主导地位和资源统筹能力,每年在学校举办的浙江省生物医药大型专场招聘会吸引近320余家以上企业参会,需求毕业生人数近8000名,为生物医药专业群院校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输送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企业发展服务。践行“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适应区域经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让社会、用人单位、学生满意,为生物医药产业(化工)产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立专业教材建设制度,提升教材的“适用性”;建立师资配置继续教育制度,有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教学实训和生产顶岗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建立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制度,提升行业员工队伍素质;建立校企合作评估制度,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为院校提供教学兼职教师并参与到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来等等,目前,在新的合作方式下,校园工作站与医药产业集群已有成建制的华海药业等企业的“订单式”教学班;东邦药业、海辰药业等企业的“集散式”教学班。已下派了79名教师到企业直接锻炼;同时,企业共选派46名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共授课1000余课时。院校有70余位教师主编或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自编讲义76本,主编(参编)各类教材84部,其中有9部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3部立项为宁波市特色教材。这种深层次的“面对面”的校企合作,使院校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产业集群或区域经济服务。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一体两翼三重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scg281)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分别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中舁.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08).

  [2]管平.胡家秀.适应浙江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产学合作工作站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