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一流大学建设和“科研崇拜”说拜拜?

发布日期:2011-03-09  浏览次数:  编辑:马广见(2011-03-10)     

和华中科大一样,几乎所有的“985”高校近期都在着手教学改革,强调“一流本科”的重要性

  ■本报记者 储召生

  2010年对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工作来说是个丰收年。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校获得6项科技大奖,按通用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排序列全国高校第一。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该校日前出台2011年“一号文件”,却将“矛头”直指本科教学改革。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说,“一流教学、一流本科”是该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

  如此重视本科教学不止华中科大一家。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就曾表示,“当北大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时,也就是北大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日”。清华大学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一项大学生学习调查,试图了解清华本科课堂“离世界一流有多远”。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日前也在本报撰文,强调研究型大学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判断一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与否,目前通行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集中在其科研成就上(参见“相关链接”)。但几乎所有的“985”高校,近期都在强调本科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本科的重要性。这绝非一种巧合。

  窥一斑而见全豹。华中科大的新举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考察的样本。

  “学在华工”遭遇挑战

  睡懒觉、迷网络、泡吧、K歌,成为某些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脑在一些大学生手里成了离不开的玩具。

  今年年初,一个名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帖子在各大网站疯传,帖主是中南地区某名校的毕业生,文中对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作了“十分露骨”的描述,引起社会各界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风气的忧虑。中南地区一家都市报甚至以《我们的大学怎么了》为题,对此进行讨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武汉高校学生中就流传着“玩在武大,学在华工(即现在的华中科大)”的说法,对武汉大学的美丽校园和华中科大的严谨学风作了形象的总结。但一段时间以来,华中科大的老教授们开始担忧:一些即便受技术训练的理工科大学生也有些浮躁起来,“学在华工”的美誉遭遇挑战——

  睡懒觉、迷网络、泡吧、K歌,成为某些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来是信息化时代学习工具的电脑,在一些大学生手里成了离不开的玩具。

  期末考试前,平时爱旷课或者不认真听课的大学生们,开始到处借那些好学生的听课笔记看,或者干脆复印同学的听课笔记,复印店前也排起了长队。

  甚至有教授反映,考试题难度一年比一年在下降,但不及格的大学生数量却在增加。不少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甚至没有高中阶段扎实……

  “学风问题其实也是教风问题,在高校里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其根源与大环境不无关联。”李培根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由某一所、几所高校个性化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引起的,而是在各个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华中科大虽算不上严重,但已经引起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正想方设法地加以纠正和引导。

  李培根一连用了几个“太”来描述当前高校学风教风共性问题的社会根源:“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虚拟的世界太精彩,科学的精神太淡漠。”李培根认为,当前教育界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了。“这是不应该的,反映出我们部分管理干部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很欠缺,良知很淡漠,我们应该呼唤教育者的良知和良心。”

  于是,作为2011年的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教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始在华中科大师生中广为宣传。在继2010年学风教风建设年之后,2011年伊始,该校一场呼唤教育者“良知和良心”的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好老师”的标准问题

  第一层次是“好人”,爱生如子;第二层次是“能人”,讲课精彩;第三层次是“有理念的人”,提供指引。

  “在我的学生里,你看不到懒洋洋的,更没有学风下滑这一说。”华中科大DIAN(点)团队创始人刘玉教授,面对媒体的质疑同样快人快语。刘玉告诉记者,DIAN团队这两天刚接受了国外某高校的访问,看到有的学生把钢丝床都搬到了实验室,其从事科研的浓厚兴趣和责任心让客人们很是吃惊。

  与某些教授的看法不同,刘玉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条件。“电信系的学生,假如光学书本上的知识,可能连烙铁都不会用,连芯片都不认识,学习兴趣从何而来?”

  带领学生搞科研已名声在外的刘玉,10年前其实一直是搞教学的。一次,她讲课用的扩音器坏了,便让几个学生拿去修一下,没想到平时听课提不起精神的学生,立刻表现出特别高的兴致。由此,一个基于项目的教改创意开始萌芽、成长、长大。

  “我们做的东西不是随便应付一下,而是要与企业签合同,白纸黑字,拖了要罚款的。”刘玉说,DIAN团队都是靠真实项目牵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且,在DIAN团队里,学到的东西八成都是与考试无关的隐性知识,包括谈判技巧、售后服务、文档制作、项目测试等等。

  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大学课堂教学跟上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这也正是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改革的优势所在。即使是一些传统课程,如微机原理,主讲教师钟国辉从来都是用自己编的讲义,不带教材,甚至把业界最新的芯片拿到课堂上来。

  DIAN团队里2/3是贫困生,这种隐性知识却在学生就业上帮了大忙。2005级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李彩,成绩在系里并不出众,却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录用,让不明就里的人“跌碎了一地眼镜片”。其实,华大基因看中李彩的地方,正是他在DIAN团队培养出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刘玉把大学里的“好老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好人”,问寒问暖,爱生如子;第二层次是“能人”,讲课精彩,天衣无缝;第三层次是“有理念的人”,提供指引,真正服务。刘玉认为,时代在进步,当今大学教师应该树立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做一个有理念的好老师。

  靠觉悟,还是要靠政策

  过去的考核体系诱使一些教师热衷于搞“短平快”项目,很难潜心从事本科教学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教师都是“有理念的人”。上文提到的《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里,就对高校一些名教授一心忙于申报项目、讲课基本由博士生替代的现象提出批评。教授忙项目是为了考聘能过关,或是为了创收。不管是为了什么,都不免急功近利。这也是“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的一大表现。

  浙江大学2010年实行教师岗位分类改革,杨卫校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过去的考核体系诱使一些教师热衷于搞“短平快”项目,很难潜心从事本科教学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华中科大在2010年学风教风建设年里,全校上下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推出诸多具体建设举措,力图使更多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受到触动。李培根甚至还到一个班的教室里,和大学生们座谈学风教风建设。但“学在华中科大”的优良传统受到挑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学风教风中的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想解决就能解决的。

  “多数人靠政策,少数人靠觉悟。”李培根认为,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抓好学风、教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在政策上对教学工作改革有所反映,有所倾斜。

  在已经出台的《若干意见》里,记者看到许多这样的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在各专业主要课程中设立课程负责人,并赋予其聘任、评价任课教师的权力。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各院系以课程(群)为单位建立健全教研室,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坚持试讲、预讲、集体备课、教学法和新增导师培训等制度,定期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评估。

  实施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大力推行形成性评价。考试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等题型,不得使用近4年内使用过的考试试题;采用平时测验、大作业、课程论文、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等多种评价手段。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不少大学生这样对待学习,结果却未必有多糟。“复习半个月能得90分,复习一周得80分,复习一两天就难得及格”,目前的评价方式实际上是在纵容学生投机取巧。华中科大教务处处长马建辉认为,改革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

  与之相对应的,在分配、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华中科大也加大对教学工作岗位的倾斜。“科研项目和经费一清二楚,很容易量化。教学工作效果较难量化,过去采用的学生评教也有不科学的地方,目前我们正在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马建辉说。

  教学和科研并不对立

  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上,教学工作也要朝着学术方向去做。

  科研成果的多少,是评价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指标。如此大张旗鼓地加强教学,会不会影响华中科大在大学排行榜上的位置?

  “获取科研成果不是办学的唯一目的,对于一名教师,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还是教学。”李培根认为,让更多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短时间内可能会使学校的某些科研指标下降,项目数和经费数会有影响,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是坏事。

  影响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不足,学校的大量开支需要靠自身筹措经费来解决。这样一来,要想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大学教师必须关心自己的创收,学校也必须关心自身的创收。“这些年高校的科研投入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大学的创新能力增长却没有那么明显。”李培根认为,目前大学教师拼命争课题,很多是由于利益驱动,而非兴趣驱动。

  但大学校长们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身在大学排行榜之外。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度高校学科排名上,北师大中文专业名列第一,北大屈居第二,立刻在北大乃至国内各大论坛引起广泛讨论,争议的硝烟至今未散。

  “学校科学研究也是培养人的手段之一,不能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李培根介绍,在华中科大DIAN团队、联创团队以及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及众多院系,科研促进教学的例子比比皆是。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未必是最好的,但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在华中科大,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创新氛围正越来越浓。

  “为什么有的教师觉得教学工作是负担呢?”华中科大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CCMS)创建者江建军教授认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上,教学工作也要朝着学术方向去做。

  与当前许多高校实行的针对特定人群的试点班、学生团队不同的是,江建军承担的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江建军说,实验主要是想解决目前大班教学(有的班人数达两三百人)中,如何针对学生者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创新实践的潜力。

  他们按照“大班分群体,群体组团队”的方式,将不同背景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方案小组、编程小组、文献小组、报告小组、演讲小组等,每个小组抽出一人,组成一个兴趣不同、能力互补的团队。在接受完专业课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之后,每个团队学生都要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共同完成。这些项目大多来自教师们主持的纵向或横向的真实项目。为了防止“搭便车”的学生,他们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研究任务,并了解小组内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否则,项目做得再好,团队成员也只能得到小组内最差学生的低分。

  计算材料学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参与真实项目研究的学生由此可以接触最新的科研课题,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电子系大四学生张岱萌告诉记者,石墨烯的制造者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奖,巧的是,他们去年的研究项目就涉及石墨烯,平时很多同学都会看《科学》、《自然》等顶级文献,看看科研“大牛”们都在干什么。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比如她的同学李哲,原来学习比较差,平时也比较闲,大家让他当了团队的组长,影响很大,学习刻苦了,今年还报考了物理学院的研究生。

  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在江建军领导的教学改革实验班里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江建军最看重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知识过了若干年都会遗忘得差不多了,研究性的学习经历会让人受益终身。”江建军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3月9日第四版)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