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教育学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

发布日期:2007-08-29  浏览次数:  编辑:谭志安(2008-12-12)     

教育学专业自1980年恢复招生以来,一直坚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与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获取教育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以及师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建立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研讨及定期交流制度

为了确保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教育学专业的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有关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研讨,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浓厚的学术活动风气,使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具体活动内容主要有:1.组织集体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审议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案。2.组织观摩教学、试讲和相互听课等教学活动,并进行评议。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更新。3.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总结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坚持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学专业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符合教学规律的。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这是教育学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所坚持的一个总原则。启发式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改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使其富有启发性。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

总结教育学专业老师多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了以下三个转变。

1、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主要运用讲教授法、演示法、试教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指导思想,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教育理性思维能力;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教育叙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新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从只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到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如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与研讨。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提交读书报告,组织交流或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下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主要讲重难点、关键点,着重于“点拨”与“启发”;课下自学主要学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着重于“拓展”与“深化”。课堂教学是“点”,课下自学是“面”。

3、从只研究教法,转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重视研究教学的规律。并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图书馆教育资源、中小学的实践教育资源以及学科教师的课题资源,在实践中学习教育学,在文献中汲取教育学精神、在研究中理解各种教育现象。

多年来教育学专业坚持以教师的研究来带动学生的教育学学习。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教育学理论研究前沿、最新成果以及教育改革的实践动态。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学习。

(三)努力改变“满堂灌”教学,实现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作为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也不例外,为了改变教学内容增加与教学课时不足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以“互动”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结合“学生需要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思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学原理》等课程采用讲解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法,《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采用深入中小学课堂现场观摩听课与学生试讲相结合的教学法,《德育原理》、《教育哲学》等课程采用辩论式教学法,《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等课程采用案例和讨论式教学法等等,努力创造启发式、开放式课堂模式,让学生边上课,边实践,带着问题学,带着理论实践,增加兴趣,提高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传统与现代结合,板书与电子课件结合,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借助教学评估之东风,我院积极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活动,用政策、理念作导向,用制度、原则为规范,用奖励、表彰以调节,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现今,教育学专业80%以上的教师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演示系统,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都配置了相应的教学课件。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增加教学信息量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师生互动以及对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感性掌握,为此,我们积极强调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板书与电子课件结合,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二)以省级精品课程《公共教育学》为先导,积极探索开发、实践网络教学模式  《公共教育学》已于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开发、实践网络教学模式。目前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教材《教育学新论》相配套的扩充性资料(包括《〈教育学新论〉练习题库》、《〈教育学新论〉教学大纲》、《〈教育学新论〉教学计划》等)都已开发为网络课程。此外,《教育学新论》网络课程已链接到安徽教育网(www.ahedu.gov.cn),为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远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大胆探索网络教学方式,在内容讲授、答疑、讨论、作业以及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都使用了网络技术,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虚拟教学空间。

(三)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利用各种虚拟系统、模拟系统,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如鼓励利用网站平台,实现课程和作业的教师网上发布和学生网上提交。本专业的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都在使用E-mailQQ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尤其是在学生论文的评阅、考研与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部分青年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更加广泛、全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些网络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保持联系,解答相关问题,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