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

发布日期:2020-12-22  浏览次数:  编辑:汪文文  预审:崔光磊  终审:崔光磊 

当下,电子媒介更新换代和人工智能极速发展,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为满足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需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被适时提了出来。其中,“新文科”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紧密相关。

  更新培养理念

  中国高校文科建制在“五四”之后慢慢形成自身的体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在今天,文科的分科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在原有的分科体系中,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界限分明,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也变得壁垒森严。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普遍趋势的背景下,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模式已越来越显露出弊端。因此,“新文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以更为高远的视角,建立一种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科教育和研究体制。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定位。

  建设“新文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纸媒时代,信息的获得渠道有限,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科的培养理念建立在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之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在电子媒介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打破这种单向度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理念势在必行。当下,获取知识非常便捷,因此,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有一个大的转换,文科培养理念也同样需要转型。教师有必要从过去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者向思维方式的训练者和知识获取的引导者转变。换句话说,互联网上有海量的知识,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而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也有取代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如果还固守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就有抱残守缺的嫌疑。在新时代,教师作为打开知识大门的引导者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者或许更为合适。

  “新文科”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需更新。此前,我们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精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型人才,强调分科,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新文科”建设必须打破这种立足于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模式。中国古代就有“专家”与“通才”之分,所谓“通”,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通”者,有博雅之名。故而,通识教育又可被称为博雅教育。中国高校中,较早引入博雅教育的是中山大学。其后陆续有其他高校实验这种教育模式。这些可以说是“新文科”建设的实验者,其先导之功值得肯定。今后,“新文科”建设应继承创新中国传统的博雅教育,积极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立足中国当下教育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通识型人才。

  促进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建立可以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展开,国内各高校纷纷进行文科培养体系改革。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全面调整了本硕博培养计划。就博士培养而言,首先试图打破文科与理工科的界限,在文科博士开题考核必读书目中加进了科技类、经济类跨学科阅读书目,在理工科博士开题考核必读书目中则开列了大量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此外,在文科各专业的博士基础阅读文献中,全球史、经济类书目大量增多,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学养基础。

  培养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课程体系和选课方式的调整。为促进“新文科”建设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注重综合与通识的课程体系。其中,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是关键。为响应“新文科”建设,国内许多高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中心负责管理全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在传统的分科课程之外,大量设置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学生选课不再局限于本学院或本学科内部,而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选修机制。由于通识教育中心在许多高校半独立或完全独立于传统的教务处,因此在通识课程设置和选课方面更为灵活。除了传统的线下课堂之外,通识教育课程还大量使用线上慕课形式,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更为灵活地选择课程,从而部分改变了此前被动上课的局面。这种教育模式还可进一步推广。

  建立跨学科的文科实体研究机构是促进“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已有不少高校意识到文科分科模式的局限性,积极探寻有助于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机制。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文研院”)、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都是在这种建设思路下成立的研究机构。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这些机构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以北大文研院为例,文史哲打通的运行模式,使原来隶属于历史系、哲学系和中文系等不同专业的学者和教师经常可以聚集起来,依托北大文研院的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这样既促进了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催生出新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也为各专业学生创造出一种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有助于不同学科师生之间增进对话,集思广益。

  此外,这些跨学科的文科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机制也不同于以往分科体制下的访学模式。以往的访学以学科为选择标准,但这些机构的访学制度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特征,同一期的访问学者可能来自文科不同专业。他们在一起可以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相互学习、相互激发,从而作出既立足本学科专业同时又广泛吸收其他学科有益经验的学术成果。这些促进跨学科融合的尝试和经验,均可以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借鉴。在“新文科”建设中,各高校需发挥本校优势,汲取国内外其他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融合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文科跨学科研究机构。

  培育新型人才

  推动“新文科”建设,也需要建立促进跨学科融合的资助机制与奖励机制。“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跨学科融合机制,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将跨学科研究落到实处。目前,不少高校在校级项目的资助机制中非常重视学科融合项目,鼓励教师申报此类项目。此外,从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置来看,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增设了交叉学科项目。同时,各高校也逐步建立起针对学科融合项目的奖励机制,这种制度层面的建设也有助于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文科”建设中,不能再用以往的标准和模式指导当下的学术研究。就文科中的文史哲三科而言,中文学科初创于“五四”前后,其后发展为以语言和文学两大门类为主的学科格局。以往的文学研究多局限于文学学科内部,这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从更开阔的视野来展开研究。因此,在强调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文学学科或者说中文学科必须转换思路,顺应新的学术潮流,更新现有的研究范式,借“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新文科”建设不仅要顺应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大数据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师生积极主动接纳新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新文科”建设可以让研究者具有会通东西的文化视野,有效促进文科内部及文科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切实促进各学科门类发展和研究的深化,擘画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来源:《光明学术》,2020年11月25日)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