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网站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

发布日期:2022-05-06  浏览次数:  编辑:董书宝  预审:赵冬梅  终审:赵冬梅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事关国运民魂文脉,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途,是每一所大学首先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大学在推动科教强国、民族复兴伟业中的作用,多次通过重要讲话、贺信、考察、座谈和回信等形式对大学建设与发展作出指示。

中国大学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新路。中国大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守好思政课这个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要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己任,在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卡脖子”问题领域攻坚克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中国大学教师要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广大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用发奋学习丰富大学生活,创造美好青春,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努力将自己锻造成堪当重任,让党放心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大学在推动科教强国、民族复兴伟业中的作用,多次通过重要讲话、贺信、考察、座谈和回信等形式对大学建设与发展作出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以及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以具有穿透力、解释力的新思维和新视野,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大学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大学因对科学的孜孜追求、对教育力量的坚定信仰以及服务国家需要的自觉等而充满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国大学理应以此作为行动指引,以培养将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有美德、有才能的爱国者为目标,在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中有所作为。

应当认识到,中国大学的有效运转固然离不开明晰的法律地位、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及充足的办学经费,但同时还要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转化为内在办学动力并始终传承,这对于大学未来发展意义非凡。国家将大量的公共资金投入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当然有使命、有责任为保证和扩充中国的人才资源发挥推进作用。

中国大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局势下,教育安全之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加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发展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与此相一致,教育要牢牢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回信中鼓励大学“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时指出“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这些论述既是教育与国家关系的高度凝练与显性化表达,又是对中国大学基于其知识力量、专业力量和学科力量切实履行好高等教育职能的殷切期盼。

中国大学要为强国建设和国家新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多样的国内外环境之下,中国大学理应凭借其与科学研究具有的天然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特殊价值、作出独特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勉励他们“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大学务必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己任,在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卡脖子”问题领域攻坚克难,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在新时代不断实现新发展。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不仅如此,大学生作为中国大学活力的源泉,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中国大学要坚持特色、争创一流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最具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概念之一,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的精髓和主线,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中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一流大学,而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或者大学发展模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更不是简单化为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教师要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

卓越的大学离不开集思想者、研究者和讲授者于一身的一代代杰出教师,教师的品质是大学的学术进步、声誉维系以及影响力提升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回信中特别勉励大学教师“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多次强调过教师之于教育的重要性,“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等重要论断,是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对中国大学建设与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指引意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生动展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理论旨趣和行动方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服务国家需要的思想格局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55日)

Copyright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yayuanzi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邮编:241000